• <th id="adpdi"></th>

    1. <th id="adpdi"><pre id="adpdi"><sup id="adpdi"></sup></pre></th><li id="adpdi"></li>
    2.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文件

      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對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項目實行審批 “綠色通道”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3/09/08 字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廊坊開發區管委會,臨空經濟區(廊坊)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關于對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項目實行審批“綠色通道”的若干措施(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9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對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項目實行審批

        “綠色通道”的若干措施(試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防汛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以更加高效有力的舉措支持我市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工作,全力推動受災地區企業和群眾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提出對洪澇災后重建項目實行審批“綠色通道”的若干措施。

        一、適用范圍

        納入市發改委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項目清單的工程建設項目適用本措施。

        二、工作原則

        (一)嚴格適用項目認定。依據市發改委制定的洪澇災后重建項目清單,嚴格避免無關項目違規搭車。

        (二)遵循靈活從簡原則。根據建設項目具體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審批政策和改革措施,優化簡化辦理流程。

        (三)嚴格落實批后監管。嚴格落實質量、安全監督責任,嚴格監管、督促落實告知承諾事宜。

        三、政策措施

        (一)實行“承諾制”+“拿地即開工”。深化“承諾制”改革,災后重建項目在取得用地前,有關政府職能部門按照各類規劃建設要求對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進行聯合“預審查”并形成“預審查”意見。項目單位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對涉及的用地規劃、工程規劃、質量監督、安全監督、施工許可等相關內容作出承諾,“預審查”通過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即可轉為正式工程設計方案,相關審批部門根據項目單位提交的承諾書直接作出施工許可等審批決定,實現“拿地即開工”,最大程度縮短取得土地后的工作耗時。

        (二)簡化立項審批手續。對政府投資項目,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合并為可行性研究報告(代初步設計)進行審批,合并后應當達到初步設計深度。市本級政府投資的災后緊急建設項目,取消項目建議書、初步設計審批,落實建設資金、辦理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后可直接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當達到初步設計深度。

        (三)簡化規劃審批和服務環節。簡化國土空間規劃審議委員會審議環節,對災后重建項目即來即辦,將批前公示與規委會審議同步進行。合并各類審查會議,將“內審會”、“專家會”、“部門會”、“局務會”等會議合并,同時將線下會議轉為線上征求意見。將“拿地即開工”模式的方案“預審查”工作控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取消“定位圖”審批環節,將工程設施設計、地質勘察、項目咨詢、圖紙審查類中介服務時限,分別控制在20、20、15、5個工作日內完成,同步推進、統籌實施。

        (四)制定工程規劃豁免清單。對不改變原規劃、不涉及新增用地的原址修建或維修加固項目,列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用地規劃、工程規劃、人防批復等原批準手續繼續有效。對清單內項目,由項目單位作出書面承諾后,審批部門即來即辦,依法確定施工單位后立即核發施工許可手續,住建部門對原施工圖設計文件的有效性進行把關,質監、安監手續實行告知承諾,實現快速進場施工。

        (五)落實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對基礎較深的災后重建項目,按照政府部門統一制定的標準和準入條件,項目單位作出相應承諾后,行政審批部門直接核發基坑(土方作業和護坡處理)階段施工許可證,施工單位即可進場施工。項目開工后,完成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編制和審查,相關部門以并聯審批方式為項目單位辦理基礎+主體工程施工許可證和消防、人防審查等其他非承諾事項審批手續。

        (六)優化市政公用服務。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熱力、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報裝與工程建設許可同時進行。低壓(380伏及以下)用電項目所有外部電源工程實行免審批制,無需辦理外線工程項目規劃、施工、占掘路、綠化、占路等行政許可。優化臨水臨電接入,遇緊急情況時,要采取鋪設臨時電路、應急車輛拉水等方式,保障供電、供水,上級電力公司或供水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簡化臨時用電、臨時用水接入服務流程,精簡要件,壓縮用時。

        (七)簡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開工手續。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未涉及新增用地、不改變管線類型及管位的線性災后重建項目(道路、管線、綠化等),可直接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對確需改變原方案、利用既有用地且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政府投資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在辦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或初步設計概算時,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可不作為前置條件。由縣(市、區)政府召集相關部門會商形成一致意見后,辦理規劃、施工等相關手續。

        (八)簡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流程。對功能單一、社會投資的簡易低風險普通倉庫、廠房項目,不再單獨組織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和國土空間規劃審議委員會審議,在前期策劃階段確定建設條件、取得土地的基礎上,不再辦理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實行施工圖審查告知承諾制,施工圖審查合格書不再作為施工許可(或開工報告)的前置要件,項目單位出具施工圖設計質量承諾書即可,項目竣工驗收前需取得審查合格書。

        (九)細化竣工聯合驗收。通過分期和分段組織聯合驗收,實現災后重建項目的早投入、早使用。一是實行單體聯合驗收,根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批準內容,將項目劃分為單個或多個單位工程分期進行聯合驗收,分期完成竣工驗收備案。二是實行分段聯合驗收,第一階段進行規劃、消防、人防等專項驗收,驗收合格后出具分段聯合驗收意見并完成竣工備案,第二階段完成其他事項的聯合驗收工作,并出具整體聯合驗收意見。

        (十)關于受災村莊村民住宅審批手續。為快速恢復受災村莊生產生活秩序,在非宅基地上建設村民安置住房的,落實上位規劃要求進行選址建設。在尚未批復相關上位規劃的區域,應統籌考慮“三區三線”管控要求、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周邊配套基礎設施等因素編制選址方案,當地縣(市、區)政府組織自然資源規劃等相關部門進行會商并出具會商意見后,核發鄉村規劃許可證,同步開展施工圖設計審查,選址方案統籌銜接納入相關上位規劃,如涉及上位規劃動態維護、規劃戰略留白用地置換等,項目竣工驗收前按程序完成動態維護和戰略留白用地置換工作,涉及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由當地縣(市、區)政府說明情況和選址必要性,由市自然資源部門研究并報市政府同意后,可先行辦理規劃審批手續,結合用地批準時間合理確定并補辦建設用地審批手續,辦理用地審批前需完成相關上位規劃維護工作。

        (十一)關于受損房建類公共服務設施審批手續。對原項目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或審批手續不齊全,急需修復或重建的重要房建類公共服務設施項目,由當地縣(市、區)政府結合上位規劃情況,充分考慮違法用地違法建設事實的歷史成因,組織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屬地鄉鎮政府以及發改、自規、住建、審批等部門,對項目性質、建筑規模等內容進行研究認定后形成會商意見,根據會商意見辦理相關手續。對行洪區不可以補辦手續的,屬于違規違建項目的按照違規違建項目常態化處置標準要求進行處置。

        (十二)優化招投標程序。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優先保障災后重建項目進入平臺交易,及時主動對接災后重建項目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標人發布項目招標計劃公告后,及時申請行政監管部門同意,對接省招標投標服務平臺同步或提前發布招標公告,依法最短時限內安排開評標時間、場地,切實加快災后重建項目建設進度。

        本措施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兩年,由市行政審批局負責解釋。

        相關政策解讀:《關于對2023年洪澇災后重建項目實行審批 “綠色通道”的若干措施(試行)》 政策解讀

      mmuu55首页 日本系列|国产良妇出轨视频|国产猛男GAYB0Y1069视频|4444亚洲片|色欲天天婬色婬香WWW夜色